随着乐高工作法的盛行,很多教育者和家长看到LEGO®Serious Play®中"乐高"和"玩"这两个词,会很自然地感兴趣,并且将它与儿童链接。

随着乐高工作法的盛行,很多教育者和家长看到LEGO®Serious Play®中"乐高"和"玩"这两个词,会很自然地感兴趣,并且将它与儿童链接。
于是,我们常常接到相关询问:
"这个有趣的方法能不能用在孩子们身上?能不能用来促进孩子的协作、知识学习或者对话?"
好问题,以乐高积木为载体的发展手段很多,它究竟适合谁?能干什么呢?
我们今天来为大家对比一下乐高推出的两个以引导为手段,却服务于截然不同需求的独立体系。
LEGO® Education
乐高公司早在1980年代便成立了乐高教育部门(LEGO® Education)——由教育工作者和创新人士组成的专注未来的团队,致力于通过乐高积木打造极具吸引力的学习体验。
乐高教育的产品丰富,迭代推出有为学前、1-9年级学生们量身定制的多样乐高套装,加之其开发的针对性教育方法共同形成一个高质量的教育平台,涵盖生命科学、物质科学、地球与空间科学、工程设计与编程等教育方向,目前凭借广受欢迎的机器人和 STEAM 解决方案,将愉快、高效的学习理念带到了校园中。
在20世纪90年代,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(IMD)的两位教授约翰·鲁斯(Johan Roos)和巴特·维克多(Bart Victor)提出了“严肃游戏”的概念。
乐高公司与他们合作将这一方法论与乐高积木结合,开发出了一套完整的流程,用更具创造性的方法来描述、挑战和改进人们对业务的理解。
1999年,乐高公司注册了LEGO® SERIOUS PLAY®的商标,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。到2010年,这套方法正式开源,至今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,并催生了多个专业实践社群。
乐高工作法会邀请每位参与者用乐高积木搭建模型,3D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,通过讲解模型的故事,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洞察。
这样通过创造性思维和深度对话,帮助人们解决问题、探索愿景、甚至制定战略。整个过程生动有趣,增强讨论效率。

为什么用乐高帮助人类思考要有不同的方法论?为什么不能通用一个方法?
我们知道,儿童是天生投入的,他们通常因为“有趣”而天然投入活动本身,只要过程好玩,他们不太会质疑活动的“终极目的”,引导他们的挑战在于维持兴趣和聚焦;儿童又是具体而直接的,他们的学习内容具体、沟通透明、反馈纯粹,引导者的角色更偏向于解释和示范。 而面对成人群体时,引导师承担着更复杂的角色。
相对于儿童而言,成人世界的引导者做得更多的是“解构”而非“建构”。
成人拥有固化的认知框架和心智模式。
• 他们的知识体系、价值观和工作习惯已经形成多年,对信息有强大的过滤和解释机制;
• 他们被要求打破局限性的过程中会产生心理不适和潜意识抵抗。
引导师的核心挑战在于必须设计活动来主动打破这些固有模式,让参与者意识到自身思维的局限性,并且需要技巧来化解抵触,推动参与者接受新的视角。
相对于儿童而言,成人世界的引导者做得更多的是“设计”而非“执行”。
成人参与者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和怀疑主义。
• 以目标为驱动,他们要求每个环节都必须有清晰、可感知的价值,并能直接关联到实际业务问题。任何被视为“浪费时间”或“与主题无关”的活动都会立即导致参与度下降和信任流失;
• 怀疑主义先行,成人会对方法本身(如使用乐高积木)产生质疑,为了确保流程的有效性,引导流程的设计必须逻辑极其严密,环环相扣。 引导师要凭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,设计出将搭积木与实际问题精准链接的流程,从而确保活动达成目标。

相对于儿童而言,成人世界的引导者做得更多的是“平衡”而非“管理”。
成人群体内部存在真实且复杂的权力结构与社会关系。
• 大多数人都接受职位权威,例如上级在场会天然抑制下级的发言意愿,导致信息失真;
• 人们都经受部门隔阂的考验,以往发生的合作冲突或资源竞争会使跨部门成员难以真诚协作;
• 每个人心中都持有个人议程,参与者可能更关心如何保护自身利益或推动个人主张,会忽略集体最优解。
引导师作为中立的第三方,要持续识别并动态平衡这些力量,保护流程不受或者少受政治因素污染,注重“真正的交流”,这对引导者的情境洞察力和权威建立能力要求极高。
随着引导的严肃性和技术要求被关注,目前“引导(Facilitation)”作为一个职业在全球范围的各类对话—特别是商业场域内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国际引导者协会(IAF),全球最权威的引导师组织拥有超过 1500名认证专业引导师(CPF)和数量庞大的会员——这只是经过严格认证的顶级从业者的一小部分,全球全职专业引导师的数量可能在数十万级别。而将引导作为核心技能之一(如项目经理、HRBP、培训师)的专业人员数量则达到数百万级别,对引导技术的需求在快速增长。
由此看来,LEGO®Serious Play®虽然直译为“乐高认真玩”,但更倾向于服务严肃的沟通场景,解决复杂问题,并不直接适用于儿童群体。
但从全球实践经验中我们看到,跨越年龄限制进行应用的可能性还是有的,例如需要发动深度对话和潜意识对话的亲子活动、需要提升项目制学习中团队协作的活动都有儿童参与LEGO®Serious Play®工作坊。
值得注意的是,乐高教育是基于专有硬件、软件和课程的一套商业系统。
硬件包括其套件中的特殊零件,如SPIKE Prime的智能集线器、特定的传感器和电机都是乐高的专利设计和专有产品,支持从乐高或授权经销商处购买,但无法自行合法制造。
软件包括乐高教育的编程软件,如SPIKE App、LEGO Education WeDo 2.0软件,它们都是专有软件,用户不能自由地修改或分发该软件。
官方课程包括乐高教育提供的标准化课程、教师指南和学生活动卡,受版权保护的内容。学校和教育机构购买产品后获得使用权,但不能未经授权复制、修改或大规模分发这些内容。
对应地看,乐高公司注册了LEGO® SERIOUS PLAY®的商标后于2010年将这套方法正式开源,成为一个开放共享的资源。

也就是说,人们可以利用开源指南中的引导框架结合自己的目标、期待成果设计活动流程,LSP成为引导工作中一个即灵活又可靠的增强沟通工具。
如今,乐高工作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,并催生了多个专业实践社群。
为了让中国的小伙伴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和使用乐高工作法,我们将《乐高工作法实战手册》翻译出版,进而将拥有黄金标准的英国SeriousWork国际引导师认证汉化并带进中国,11月苏州,期待与你课上见。